资本的聚光灯下,所有的失意和挫败都会无限放大。
去年小米集团的总营收为1749亿元,利润136亿,看似都在增长,但经营利润11.70亿元,相比2017年巨降90.2%,CFO周受资将之归纳为雷军99亿元的股权奖励计划,这应该也是小米行政支出剧增4400%的主要原因。此外,整个小米集团的毛利率也进入下降通道,去年仅为12.7%,2017年则为13.2%。
从收入构成看,小米的智能手机收入占比65.1%,对于总营收的贡献下降了5.2%,特别是国内市场表现不佳,2018年Q4仅完成2500万部的成绩,相比2017年的2850万部,出现了高达350万部的下滑。
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中,被小米视作目前最大对手的荣耀却在高歌猛进。小米经历9年来最大磨难的同时,在需求疲软的市场中,已经把中国市场全面领先小米的荣耀,今年1月更是取得了增长11%的佳绩。同期小米却下滑5.6%。
两年前,意气风发的雷军重回母校武汉大学,颁发以自己命名的1000万元奖学金,在微博写下“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金句,那是他和小米的高光时刻。
然而两年后的今天,曾是互联网标志性人物的雷军不仅输了与格力的赌局,更是被老对手的荣耀逆袭。得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也许可以从最近成为热点的一种工具,螺丝刀,以及一个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冷僻技术TOF,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
螺丝和TOF的故事
年初小米9发布前,小米众位高管轮番上阵,通过微博等平台站脚助威。种种反常的表现,不论是雷军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还是给小米9“战斗天使”、“能打”的定位,或许是因为小米从上至下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业务模型出了问题:依赖营销“口碑”拉动增长的营销模式,在当下这个消费者越来越火眼金睛的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而长期忽视基础研发,过度追求前端噱头,也在不断消耗小米以往积累的品牌内涵。
为了提升内部凝聚力,小米刻意把正常竞争描绘成“丛林法则”的暴力世界,“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热血让整个行业充满火药味儿,卢伟冰在任职两个多月后第一次主持发布会,也是率先向友商开炮,有人评价是子弹上膛,火力全开,他自己却是信誓旦旦,“我们不会虚造一些东西去攻击别人,我们是真实和真诚去做这个事情”。
对于小米9被诟病的产能问题,雷军信誓旦旦,“假如小米9首月供货不足百万台,大家不用催了,我就去工厂拧螺丝!”结果3月14日晚9时,小米官微突然宣布取消次日的发售计划。
相比起来,荣耀总裁赵明的表现就明显轻松许多。尽管小米高管集体上阵的针锋相对,让荣耀被动地被卷入舆论风暴,但身处风暴中心眼,反而异乎寻常地平静。
轻松的背后,是荣耀对自己的技术实力深具信心。
比如赵明最近分享了一段用V20手机玩体感游戏的小视频,这个游戏的背后,便是下一个通讯时代或将成为热点的关键技术:3D TOF立体深感摄像技术。
智能手机的3D成像技术主要是三种方案:双目成像、3D结构光和TOF,双目成像是过时的技术,苹果青睐的3D结构光与智能手机的轻薄化趋势不符,也容易受到强光影响,TOF在成本、功耗和性能上优势突出。
荣耀是第一个真正认识到TOF在5G时代潜力的手机品牌,这种技术所带来的丰富应用场景使得荣耀可以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通过TOF解锁更多有趣的新玩法。
在此前的荣耀V20等新机上,荣耀已经显示了通过硬核技术引领产业升级的能力,诸如LINK TURBO、液冷、TOF、YOYO、人工智能等,都是在国内率先应用。
王腾、黄牛和末代米粉的故事
相比之下,小米的过度营销却正在发挥反作用。
以雷军为首的小米宣传口的多位高管的表现已经够要命了,居然还有猪队友继续搞笑上阵,自我拆台。
小米产品总监王腾一向大嘴,喜欢现身说法宣传自家产品,还不忘与友商打嘴仗,甚至越俎代庖地在米粉微信群里干起了公关,观点清奇地解释了大家关心的缺货问题。
他的观点概括起来就是,小米产品刚发售时热度高,黄牛囤货,所以大家抢不到,但小米也不能提前备货,因为这样线下渠道的溢价就没有了,而且新品的热度消耗很快,海量备货既冲击定价,也容易产生库存。
在“饥饿营销”被口诛笔伐的风口浪尖上,这番奇谈当然会引发轩然大波。小米将这次危机归因于闯祸者“无聊的虚荣心”,但真正暴露的是小米运营和供应链的一系列致命病灶。
按王腾的说法,小米应对饥饿营销的指责,主要依赖两个办法。
一是涨价,确保在热度最高的时候以最为有利的价格卖出新品,这让人觉得,小米就是通过豢养黄牛,来拿走硬件的最高利润,当然受益者并不包括米粉。
二是尽快把米粉输出给溢价能力更强的小米之家。
从王腾自相矛盾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逻辑,小米手机在线下渠道不受欢迎,必须尽快把现有的米粉导流到小米之家,既可以分担溢价销售压力,也可以“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也就难怪为什么号称“末代米粉”的娜娜公开宣布要结束自己的9年米粉生涯了。
曾经,正是这些最忠诚的粉丝帮助小米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技术决定论
从荣耀V20和小米9两款旗舰机开始,不仅在业内,而且在公众层面,大家熟悉的这两家互联网手机代表品牌,已经呈现出迥然有别的路线和前景。
雷军的拧螺丝是一个缩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米方法论本质上是一种营销哲学,看重的是表象层的技术和创新,而不愿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这从根本上削弱了小米的核心理念。
雷军在“性价比”问题上已经有过多次自相矛盾的表态,小米高管团队以不同的方式透露了这样的关键信息,即小米9很可能是小米品牌的最后一款低价手机,尽管它的价格已经站上了3000元区间。雷军一边把“极致性价比”的大旗塞给新成立的子品牌,一边又帮小米找到了“综合性价比”的新概念,强调“创新的极致体验”,他还进一步解释,小米“必须去掉性价比的束缚,专心做最好的产品”。
九年小米所面临的其实是战略导向的危机,是生态的迷失和困局。自雷军以降,这家公司一直是典型的唯产品论,唯跑分论,唯参数论,在实践中更走向极端。
荣耀关注的是自研技术引领和供应链资源的全域整合。
用赵明的话说,只有具备自研技术和足够创新牵引力的品牌,才能与供应链共生,“基本上供应链的水准决定你的水准。”
智能手机竞争的下半场,大家都已进入无人区,必须具备前瞻性主动探索能力和标准制定能力才能给产业赋能,单纯的跟随没有出路。
在荣耀的品牌战略,产品矩阵定位清晰,荣耀Magic系列强调科技理想主义,冲击中高端,V系列向极致科技致敬,数字系列推崇美学设计和科技的结合。在众多小米高管的语境中,充满了对这种战略的不屑,然而战术上却显示出不自觉的追随。
目前看来,输掉了格力10亿赌约,丢掉了互联网第一手机品牌头衔的雷军仍然无意变革小米生态系统的运转方式,他选择填充更多的场景和想象空间来应对危机,小米的资本视野投向越来越多的行业,米家生态链无限扩张。
荣耀坚持的是消费者价值、公司价值与合作伙伴价值三位一体的统一,相比小米对渠道方的暴力压货,荣耀选择了与合作方一起成长,让时间说服一切,也是基于这种理念,赵明说过“荣耀永远不可能做投资(的方式做IoT),这家公司思考更多的是如何给生态带来价值,而不是用钱去做硬性捆绑。
按照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自主的技术,按照自己的逻辑前进,支配、决定社会、文化的发展。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小米和荣耀这两个品牌的走向,采用不同的工具(螺丝刀)和技术(TOF),方法(饥饿营销)和路线(产业生态),的确令双方演化出了不同的结局。
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要适应一个崭新的荣耀和一个陌生的小米了。
美国担心人工智能领域(美国人工智能出问题)
创业人工智能领域,创业人工智能领域包括
mit 人工智能领域(mit首次提出人工智能)
小米人工智能领域加盟,小米人工智能家居加盟
人工智能领域工程 人工智能领域工程有哪些
医疗人工智能领域 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包括
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融资(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融资现状)
人工智能领域规范,人工智能领域规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