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工智能和美国?中国的人工智能和美国的区别

日期: 浏览:3

大家好,关于中国的人工智能和美国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国的人工智能和美国的区别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掌握人工智能,中国科技如何超越美国?两国的AI之战将如何打响?
  2. 中国的AI技术与美国相比如何?
  3. 什么原因将导致中国AI赶超美国?
  4. 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与美国谁的机会更多?

掌握人工智能,中国科技如何超越美国?两国的AI之战将如何打响?

人工智能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中国和美国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研发。如果中国想要超越美国,建议如下:

1.加大投入: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增加对人工智能的投资,以支持研究和创新。同时,他们需要打造指导计划来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制定路线图。

2.培训人才:中国必须提高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速度和质量。应该在教育领域建立行业联盟,招募人才,并为人才提供更高的薪酬。

3.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必须与世界上的其他领导人工智能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展开紧密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

4.注重隐私和道德:中国必须承认并尊重隐私和道德的重要性。这可以帮助中国在保护数据和隐私方面取得优势,增强自己的声誉。

5.多元化应用:中国不应只依赖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网络安全、自动驾驶汽车和自动化制造。相反,中国应该更多地探索人工智能的应用,例如,怎样提高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和交通管理等领域的效率。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AI之战肯定会激烈,但是只要中国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应对挑战,我相信中国必定会赢得胜利。

中国的AI技术与美国相比如何?

牛津大学发布的研究报告《解读中国AI梦》,对世界主要科技大国的AI能力进行了数量化比较,认为中国的AI能力相当于美国51.5%。中国全面领先于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但是与美国差距巨大。除了数据可得性之外,其他指标均落后于美国。

硬件方面。2015年,中国半导体资金投入占4.3%,美国占50%。美国十大顶级芯片制造商中,有四家专注于生产GPU,而中国十大顶级芯片商中,没有人专门研发GPU(Li,2017)。中国亟需增强芯片研发生产能力,补足AI产业的短板。

数据方面。中国数据量庞大,2018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份额占全球的50%。据CCID咨询的预测,中国到2030年将有拥有世界30%的数据。中国执行严格的本土数据保护,这有利于通过排他性数据控制促进国内AI产业发展,但封闭式的数据控制,也会导致外国数据不愿向中国分享,从而限制中国企业获取多样化境外数据的可能。

算法方面。中国的算法质量高,但缺乏基础创新。中国研发人员能够快速复制世界各地最先进的算法。中国吸引了大量国际人才,做出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是从质量上还不能媲美世界先进国家。2014年,中国AI相关专利注册和深度学习文章的数量超过了美国,从而在数量上领先全球。但是在质量上,代表顶级AI研究水平的前沿人工智能协会(AAAI)的会议论文中,中国研究者的论文数量占20.5%,而美国占48.4%。而且,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美国和英国研究成果的引用率(H-index)高于中国。目前最重要的AI研究实验室主要来自美国,如谷歌大脑、脸书AI研究、开放AI等,中国的实验室贡献很小。

并且,中国学术界和企业更倾向于应用业已存在的AI技术,而不是开发新技术。而开发新技术的能力和速度,才真正决定中国未来AI事业的成败。

基础研究差距背后是,人力资源和教育能力的差距。尽管中国的理工科毕业生数量极大,但专业AI研发人员只有3.9万人,而美国有7.8万人。美国拥有大量世界顶级大学,AI研究实力雄厚,同时美国还有成熟的AI商业生态,AI专家能够和市场无缝接轨。美国AI研发人员中,50%左右拥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只有25%。

截至2017年6月,全球有AI企业2542家,其中美国企业占42%,中国企业占23%。美国商业生态系统培育了更多富有竞争力的AI初创企业,39家登上AI100榜单,而中国只有3家。2012-2017年间共有79家AI小微企业被AI巨头收购,其中,66家被美国51家企业收购,只有3家被中国企业收购,发起收购的只有百度。

什么原因将导致中国AI赶超美国?

近日,比尔盖茨在CNN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ai的发展态势,它的核心观念是认为,虽然中国ai发展迅速,扶持力度大。但他不认为中国能在ai方面超越美国,中国的位置仍是第二。

在盖茨认为,如果能真正破解奥秘,它能打造一个价值十倍于微软的公司。

这话一出,立即引起中国业内人士的强烈反响,毕竟中国这两年在ai领域,从国家到企业都纷纷发力。外媒都评论,中国ai企业正在超越美国。

业内公认作为ai基础层的芯片,是衡量企业在ai产业中竞争力高低的指标之一,从创意看,目前主要的人工智能芯片为gpu,计算能力比CPU大约提高了五倍,储存能力至少提高了2-4倍。

目前芯片市场中,英特尔占据71%的市场。英伟达市场份额为16%,也就是目前公认的通用芯片最强的ai芯片领域,美国企业基本占据90%市场。

尽管美国在ai芯片领域拥有绝对的。先发优势,但腾讯研究院去年发布的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从基础层的芯片企业数量看,中国拥有14家,美国33家,中国仅为美国的42%,这一比例与另外的与ai相关的技术层和应用层相比,占比最低。

在ai技术领域的人才数量包含190万,提供美国ai的相关人才为85万高居榜首,中国的相关人才总数仅为5万,位居全球第七。

如果仅从底层芯片层面占据优势来看,中国ai产业超越美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之所以称中国在ai将超越美国,更多依据是在ai领域,中国政府及机构投资规模。如2017年7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一份雄心勃勃的政策蓝图,宣称要在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的ai创新中心。

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将中国和新兴产业的规模扩大到1500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4000亿元,相比之下。美国的研究部门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正失去了资金支持,白宫计划在2018年将科学技术研究经费削减15%。在对比ai初创公司的投入,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第2017年,中国占全球人工智能启动资金总额的48%,而美国仅为38%。

去年中国的商汤科技与香港中大商汤科技联合实验室,在CVPR和iccv,2017年度举办的两大全球顶级视觉学术会议,以43篇论文发表量,领先于谷歌facebook等国际巨头居亚洲第一。

李开复也在许多活动中向美国人介绍中国悲哀的优势,离如政策扶持,庞大的市场,以及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因此他认为中国是有可能取代美国地位,成为世界ai技术翘楚。

目前中国的技术在迅猛发展,在很多方面也领先世界许多国家,如华为在全球首款ai手机mate10,天河2号超级计算机等。

中国有数据方面的优势,人口多,市场大,智能设备和数据收集会加速,中国应该发展,而且投资方面也超过了美国。

中国不缺人才,而且还以吃苦耐劳著称,中国企业可以为了目标实行996,997,但美国公司员工很难做到。

我先解释一下什么叫996,997

996是京东传出来的工作制。即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六天。

997及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七天。

还有716及每天工作16小时,一周工作七天。

一些垂直领域,中国技术突破远超美国,比如ai视觉,旷视和商汤为代表的中国公司,在技术比赛和论文发表方面都风头盖过美国巨头。

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与美国谁的机会更多?

在人工智能领域,全世界都在讨论并等待一个现状到来:中国AI崛起,在不远的未来将超越美国。

上个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表专题文章,讨论“中国人工智能的崛起”。不久前,谷歌Alphabet集团公司董事长EricSchmidt发出警告,中国将消灭美国一项关键优势,在2030年主导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今年2月,《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中国的人工智能真的能超越美国吗?超越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会在哪些具体领域超越?

11月初我受邀出席MIT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与未来工作”峰会,针对这一话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我认为,虽然人工智能最最顶尖的团队是由美国人带领,但当我们放眼看一下中国,就会发现,中国的人工智能团队正在以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

这场峰会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会议。参会嘉宾有当前深度学习领域的三驾马车之一、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负责人YannLeCun,谷歌Alphabet集团公司董事长EricSchmidt,以及Jibo社交机器人创始人、MIT科学家CynthiaBreazeal等人。

我的演讲主题是“TheStateofAIinChina”,我从技术、市场、产品、资金和政策5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人工智能的优势和未来。演讲最后,我提到:

“中国的整体思路是大胆尝试,快速迭代,出现问题不会全盘否定,找到解决方法正面解决。我们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数据,AI表现会越来越好,最终将会推动中国的技术发展进步,成为人工智能强国。”

以下是我的演讲全文,经创新工场翻译整理。

今天早上来开会的路上,优步的司机问我要去参加什么活动,我说要去MIT讨论未来AI取代人类工作。

他问我:“无人驾驶汽车还有多久会投入市场?到那时候我就要失业了。”

我看了他一眼说,“这里是美国,15到20年之后就差不多了。”

他松了一口气说,“好吧,到那时候我就要退休了。”

这个对话并没有发生在中国,如果在中国这么问我,我可能不得不说10年左右就可以。因为中国AI的发展会更快更高效。

这也说明,我对中国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接下来,我会讲到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我会尽量涵盖有关人工智能的技术、市场、产品、资金和政策等多个方面。

一、技术:中国AI人才正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

这并不是一次技术讲座,但是我们通常不得不先聊一聊技术。

很明显,人工智能的图灵奖获得者、深度学习探险者中,中国人并不多,人工智能的精英团队、高级团队以及超级团队的领导者都是美国人。

但是,我想告诉你们,最最顶尖的团队虽然是由美国人带领,但当我们放眼看一下中国,就会发现,中国的人工智能团队正在以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

1998年,我创建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后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到目前为止,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培训了5000人,其中做的主要工作就是人工智能研究开发。

这张PPT中左侧列出来的九个人,都出身于微软亚洲研究院,现在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今日头条和海尔等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或人工智能负责人。

大体来看,人工智能知识已经在中国企业之间传播,助力中国企业迈向人工智能时代。另外,有很多年轻人都在积极投入到人工智能中来,而且人数的增长速度超乎想象。

中国企业的技术确实是落后的,但这些企业正在努力追赶,并积极加入到技术发展的大军中来。

近期,创新工场投资的一家公司Face++,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受关注和最权威的比赛——MSCOCO竞赛中,战胜了来自微软、Facebook、Google等顶尖企业团队,获得了三项第一、一项第二的成绩,成为第一个在该项比赛中获得冠军的中国企业。

现在,这家公司正致力于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内识别三百万张人脸,这项技术在全球各地的安全和商业活动中应用非常广泛。苹果的新款机器iPhoneX就设计有这项功能。

目前,很多中国的主要手机制造商都在奋力追赶iPhone。我无法明确指出他们都有谁,但是大部分都在这么做,而且大都选择采用Face++的技术。

大家都知道,技术并不一定要通过论文发表出来,但却需要采用大量的数据和繁琐的劳动,将论文中的内容运用到实际情况中。

以前,中国AI论文作者的人数是非常少的。但在2006到2015年,华人作者参与的顶级AI论文,占全部顶级AI论文数量的比例,从23.2%逐年递增到42.8%。而华人作者参与的顶级AI论文被引用次数,占全部顶级AI论文被引用次数的比例从25.5%逐年递增到55.8%。

二、市场:中国移动支付比美国人高50倍

数据的规模对于人工智能算法非常重要,数据越多,事情越好办。

如果你有更多的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升级的产品就会帮助你获得更多的用户,从而帮助你赚更多的钱。

之后,你就可以雇更多的科学家、购买更多的机器、获取更多的数据。这一循环是谷歌、Facebook、微软以及中国的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和许多其他企业实现成功的关键因素。

所以,之前认为顶级科学家能够创造奇迹,但事实并非如此。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一个拥有大量数据的出色科学家最终会打败拥有少量数据的顶尖科学家。

那么,中国有多少数据呢?我们都知道中国是全球手机和互联网市场中用户人数最多的国家。你们可能会想到滴滴、淘宝、美团这些应用,它们都拥有庞大的用户量。

给大家举个例子,中国的手机移动支付。

美国拥有全球最好的支付系统——信用卡,而中国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落后状态,信用卡普及率只有20%左右。但现在,中国移动支付基本已经到处实现了。

什么是移动支付?第一,它与信用卡不同,不像银行一样收取手续费,基本是免费的。第二,它采用了端对端技术,任何人可以向任何其他人转账付款,不一定是商家或消费者。第三,它实现了实时到账,无需信用卡转账的审核批准时间。

中国人在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的频率要比美国人高出50倍。中国的外卖配送量超出美国10倍之多,移动服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线上和线下生活中来,它们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要比美国快得多。

如果你们真的去一趟中国,花一天的时间跟一个中国人在一起,他们所做的事会让你十分惊讶。

他们现在出门都不带现金,买东西都会用手机支付。吃饭的时候,根本不用去餐馆,订外卖就可以了,外卖小哥会把你的订餐准时送达。中国还出现了共享单车,既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也能降低汽车尾气排放,让环境变得更美好。这些都是移动应用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改变。

接下来将要发生的就是——线上与线下的融合,OMO(Online-Merge-Offline)时代来临。

目前,很多公司都能够追踪线下用户,将他们的行为传输到线上,实现与线上活动的完全融合。

更详细地说,当你在亚马逊上浏览信息时,亚马逊知道你在浏览哪一页面、点击了哪些内容、买了什么、没买什么、你是谁、你之前买过什么。

未来,所有这些都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商店和大型购物中心使用的摄像头和传感器,能够实时知道你在做什么,并将信息传输给数据服务器,针对你想做的事做出更加准确的预测。

商店也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采购正确的库存商品,创建正确的供应链,根据用户需求设计产品,从而把所有的环节都联系起来。

这种情形不仅仅会在消费行业中出现,还会在教育以及许多其他领域出现。

这些变化都相当惊人,虽然目前AmazonGo是技术上最先进的,但是中国各地的自助商店也正在不断发展。如果再过一年你去中国,会发现一半的商店已经都实现了半自动或者全自动化。这就是中国企业的办事效率。

三、产品:中美互联网公司市值接近1:1

在产品方面呢?中国是否能够研发出优质的人工智能产品?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中国一直在山寨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创新,但这已经是15年前的事情了。

模仿不是盗用别人的知识产权,而是模仿别人产品的外观、功能。正是通过模仿,企业家们学会了如何开发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之后成为优秀的产品管理人,并很快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在国外创新技巧的基础上,中国企业家开发出具备独有特点的产品。比如微博、淘宝,它们虽然不是原创,但却在大量市场反馈的基础上发展更快,并且已经超越了各自领域的对标产品:推特和易趣。

再后来,中国企业开始研发推出全新的创新产品,是美国没有的。当年我在谷歌工作的时候,我们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来研究定制化新闻,但是今日头条比谷歌更早实现了这一功能。现在,共享单车更是开创了一种全球领先的商业模式。

再之后,CopytoChina变成了CopyfromChina。国外的很多产品开始借鉴中国的特色和灵感。所以,现在说中国企业已经赶上了美国企业的水平一点也不足为奇。

中美互联网公司市值已经接近1:1

中国的人工智能产品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超越美国产品吗?下面我将对此做出一些预测。这个预测结合了人工智能的四波浪潮。

创新工场认为,人工智能的到来有四波浪潮。

第一波是互联网智能化,通过调用互联网大量数据,让互联网网站、APP变得更聪明;

第二波是商业智能化,把很多商业公司多年留存的数据激活并产生商业价值;

第三波是实体世界智能化,把真实世界里很多过去非数字化的行为数字化;

第四波是全自动智能化,无人驾驶、机器人等进入商业应用。

在第一次浪潮中,通过使用互联网数据,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超过美国互联网企业。原因是大家都有手机,而且都会付款,这时新的创新产品就会出现。但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会超过。

在第二波浪潮中,由于中国企业不擅长创建数据库,所以在商业数据方面,中国企业要远远落后于美国企业。

对这些企业来说,利用、挖掘数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要实现数据结构化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现在政府已经开始出手扶持他们,制定了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加快实现数据结构化。未来中国企业可能会在这方面赶上美国企业,但是现在还没法实现。

在第三次浪潮中,中国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赶超美国。以共享单车为例。骑行过程中,共享单车传输了很多GPS信息数据。这些数据的传输,依赖于大量的传感器。中国硬件的价格要比美国低得多,比如,和亚马逊智能音箱类似的天猫精灵,在中国的促销价只有仅仅15美元。

第四波浪潮中,中美的几率是各50%。在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技术方面,美国要领先一些,在未来两年还会继续领先。但在政府的扶持下,中国企业也将会实现更快的发展。

四、资金:大量资金流入人工智能

在资金方面是什么样的呢?简短说,大量的资金流入了人工智能企业。去年,中国政府的引导基金(MatchingFunds)也出现了明显的大幅增长。

政府引导基金,是指政府成为创业投资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并且愿意比其他有限合伙人获得更少的收入,由此来帮助顶级创业基金花更少的时间募资,有更多时间做投资。这种方式受到了以色列以及新加坡的启发,是一种非常明智的措施。

在二级市场上,人工智能企业的股票价格,都迎来了疯狂的飙升态势。来自中国的科大讯飞是一家语音识别企业,在很多方面都能与硅谷公司Nuance匹敌。目前,两家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差距已经达到了60亿美金,而一年之前两家还差不多。大量的资金流入,虽然也造成了一些泡沫,但更多刺激了青年人才进入人工智能领域。

五、政策:开放精神将缔造AI强国

最后一点,政策。中国AI领域最重要的政策是今年七月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份报告非常直接地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中国政策的执行力是很高的。比方说,2010年时,中国提出要做高铁行业的领导者,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是6年之后,中国拥有了全球60%的高铁。所以,我们可以期待中国有关人工智能的计划也会很快变成现实。

中国政府是支持技术发展的。当出现新科技的时候,政府一定会予以扶持,这不同于美国擅长禁止的政策。

中国的整体思路是大胆尝试,快速迭代,出现问题不会全盘否定,找到解决方法正面解决。我们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数据,AI表现会越来越好,最终将会推动中国的技术发展进步,成为人工智能强国。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领域提升 人工智能三个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医疗领域哪个学校 人工智能什么学校比较好
人工智能医学领域实验?医学实验设计
人工智能专业领域认知论文?人工智能导论论文3000字
人工智能最先进领域,当前人工智能重点聚焦()大领域
人工智能最有前途的领域(人工智能在哪个领域应用最多)
人工智能医学领域ppt(人工智能ppt课件免费)
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知识图(人工智能的发展)
中国的人工智能和美国?中国的人工智能和美国的区别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