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与人工智能的联系(5g与人工智能的联系和区别)

日期: 浏览:3

9月20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全球发展倡议实践成就与世界贡献》智库报告。

全球发展倡议实践成就与世界贡献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推动全球发展的中国倡议

1.1全球发展倡议的缘起和目标

1.2全球发展倡议的理念和原则

1.3全球发展倡议的早期收获

第二章 全球发展倡议的实践成就

2.1守护脆弱人群,让世界更有爱

2.2营建温馨家园,让世界更宜居

2.3应对共同危机,让世界更安全

2.4助力可持续发展,让世界更绿色

2.5创造强劲增长,让世界更繁荣

第三章 全球发展倡议的世界贡献

3.1再塑造:开创国际发展合作新模式

3.2再出发:开启迈向可持续发展目标新里程

序言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对各国人民而言,发展寄托着生存和希望,象征着尊严和权利。

已通过37年的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始终强调,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与文化和政治发展。

但是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十字路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9月21日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这是新时代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发展领域的重要实践。

全球发展倡议坚持发展优先,紧扣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30年议程”)这个中心任务深化合作,以具体项目推进政策对话、经验分享、能力建设及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各方参与。全球发展倡议表达了当前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推进全球发展事业的殷切期盼,为全球共同发展指明方向,倡议提出两年来,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取得积极进展和多项早期收获。

日前发布的《全球发展倡议落实进展报告》显示,倡议理念内涵不断丰富,落实机制不断健全,推进路径更加清晰,务实合作逐步落地,有效推动国际社会重新聚焦发展问题,加强国际发展合作,共同破解发展难题,为加快落实2030年议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本报告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两年来的实践成就进行梳理。两年来,中国携手各方合作伙伴,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走深走实,给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守护脆弱人群,让世界更有爱;营建温馨家园,让世界更宜居;应对共同危机,让世界更安全;助力可持续发展,让世界更绿色;创造强劲增长,让世界更繁荣。

本报告认为,全球发展倡议引领推动了国际发展合作新格局,其特点为:以更具包容力的合作理念,构筑共享型发展空间;以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渠道,聚合高质量发展资源;以更可持续的合作方式,培育内生式发展动能。

本报告呼吁,通过科技变革提振经济复苏活力、完善全球治理建设公正合理秩序、采取集体行动构建人类发展命运共同体,将全球发展倡议与2030年议程更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更紧密对接起来,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发展新时代,共建人类发展命运共同体。

第一章 推动全球发展的中国倡议

全球发展遭遇逆风逆流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有力回应了全球性挑战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倡议提出两年来取得积极进展。

1.1全球发展倡议的缘起和目标

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南北鸿沟持续拉大,地缘冲突、气候变化、粮食能源危机等多重挑战交织,近8亿人生活在饥饿之中,人类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下滑,全球发展进程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进度落后于预期。

同时,一些国家漠视发展中国家最紧迫需求,具体体现在:不兑现发展领域资金承诺;挑起意识形态斗争;用人权、民主等议题边缘化发展议题;拉小圈子、企图搞“脱钩”,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地缘政治博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全球发展已到“决定性时刻”。

与此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的十年多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始终心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尽己所能通过贸易、投资、援助和发展知识分享等多种方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9月,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

全球发展倡议以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数字时代互联互通等为重点合作领域,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是为了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2022年6月,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18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领导人“云聚首”,对话会还发布了一份包含32项举措的成果清单,覆盖倡议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为全球发展倡议落地生根指明方向。

全球发展倡议吹响了聚焦发展的“集结号”,铺设了促进发展的“快车道”,有助于推动发展问题回归国际核心议程,为各方对接发展政策和深化务实合作搭建有效平台。

1.2全球发展倡议的理念和原则

习近平主席指出,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全球发展倡议最核心的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主要的目的是克服疫情带来的挑战,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最根本的追求是满足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这样的价值追求决定了全球发展倡议独有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原则。

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坚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不让任何一国、任何一人掉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驱动,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行动导向,协同增效等理念与原则。秉持这样的原则与价值理念,倡议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其自身具有的开放属性,以及注重“小而美、惠民生”等特质愈发凸显。

打造全球开放平台。倡议由中国提出,属于整个国际社会。从参与国家看,中方在联合国发起成立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已有70多个国家参与,向发达国家开放;从合作方式看,既有通过联合国系统发起的合作,也有中方直接参与的三方合作;从对接平台看,倡导同非盟《2063议程》、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支持非洲发展伙伴倡议等同2030年议程充分对接,推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中国—东盟(10+1)等多边合作进程汇聚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习近平主席指出,全球发展倡议是“向全世界开放的公共产品”。从思想层面看,全球发展倡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和绿色与创新原则,为全球发展事业谋定前行航向,注入思想动力;从行动层面看,全球发展倡议明确重点领域,为推进全球发展进程指明优先选项,增添物质力量。全球发展倡议作为理念、原则与行动相统一的国际公共产品,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提供了系统化、整体性方案。

注重“小而美、惠民生”。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一批“小而美”的项目落地生根,如尼泊尔实施微笑儿童(粮食发放)项目,塞拉利昂宫颈癌筛查防治项目等。

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崇尚“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倡导“和衷共济、守望相助”,“天下为公”,这些精神与文化基因,是当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传统渊源,也是中国开展全球发展合作始终不变的坚守。

1.3全球发展倡议的早期收获

两年来,全球发展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积极响应,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倡议合作路径更加明确,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八大重点领域合作有序推进,项目库不断充实,发展资源逐步汇集,呈现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有效凝聚国际发展共识,动员发展合作行动,取得多项早期收获。

重振了国际发展议程。中方召开了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和“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推动发展议题重回国际议程中心位置;倡议八大重点领域务实合作全面覆盖所有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为2030年议程落实作出积极贡献。

开展了众多合作项目。中方就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宣布的32项务实举措目前已完成过半,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3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对口部门正式加入,为发展合作理念交流、规划对接、资源统筹等提供平台和支持。

2022年9月,中国设立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并公布首批项目清单。首批50个务实合作项目清单,涉及减贫、粮食安全、工业化等多个领域,其中10多个项目已经实施完毕,剩余项目正积极推进,此外,项目库还在不断扩大,目前项目总数已经接近200个。

促进筹集发展资源。中方整合组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增资至40亿美元,中方还积极参与国际开发协会、全球环境基金增资,正式启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三期南南合作信托基金。

促进建立广泛合作网络。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发展倡议,7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中方还同20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正在加快形成。

促进改善各国人民生活。为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开展菌草和旱稻技术援助,在老挝、缅甸、柬埔寨的6个贫困村实施的“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向尼泊尔贫困社区儿童发放粮食包……从抗疫“健康爱心包”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从建设中小学校到科研技术合作,全球发展倡议正在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触手可及的希望。

全球发展倡议顺应历史潮流,有效凝聚起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加快发展的共识,提高了发展议题在国际上的关注度,得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和响应。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契合,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方面,中国所作努力无可比拟。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认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将发展置于优先位置,回应了国际社会对民生发展的关切,为各国和谐共存、共谋发展提供了现实路径。

泰国副总理兼外长敦表示,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建立发展的全球共同体,也为加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绝佳机会。

当前,全球发展倡议已实现从“打基础”“搭框架”到“强合作”“显实效”的跨越。中方积极团结国际社会,脚踏实地推进倡议重要举措,取得重要早期收获,全球发展倡议呈现多国、多部门、多领域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第二章 全球发展倡议的实践成就

自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来,两年间围绕八个重点合作领域——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各方通过双边、多边机制,表达对倡议的支持和认同。

更引人注目的是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不断加快推进的合作实践和显著成效。从个体的人,到家庭、社区,推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全球发展倡议正在从一幅幅规划蓝图,化为一项项“小而美、惠民生”的务实合作成果。

2.1守护脆弱人群,让世界更有爱

为脆弱人群筑起“后盾”是全球发展倡议的重要使命之一。为此,倡议的视野深入到全球最不发达的偏远乡村,倡议的实践走进区域动荡之地,为贫困儿童送上营养餐食,为困难妇女提供技能培训,为战争难民和流离失所者提供人道主义救济和生活物资援助,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条件,并为他们创造接受教育、参与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柬埔寨首都金边以南60公里处的茶胶省巴提县达弄村是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2022年8月,中柬“健康爱心包”项目在这里正式启动。口罩、餐盒、水壶、大米、罐头……昂坎拿小学的257名学生率先收到来自中国的礼物。六年级的塞索格纳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个爱心包太有用了,衷心感谢中国的慷慨捐助,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份善意。”作为联合国公布的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柬埔寨深受新冠疫情之苦,失业和贫困人口增加,部分儿童面临失学辍学风险。“健康爱心包”为柬贫困地区10000名孩子提供了基本的餐食和抗疫保障,也让他们的家庭减少了后顾之忧,更加安心地复工复产。

尼泊尔微笑儿童供餐项目和老挝学校粮食援助项目同样得到了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已为3000多名尼泊尔儿童提供了装有大米、豆类、食用油的粮食包,并助力老挝政府延续为偏远地区1400多所学校超过13万名学生提供营养餐的国家校餐计划。学校供餐被视为社会保障网的必要一环,也是对未来一代的合理投资。这些项目降低了贫困学生营养不良状况的发生,从长远看,更是推动贫穷国家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积累。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一项成本收益分析,在老挝每向学校午餐计划投入1美元,可帮助每位受益人在一生中多带来5美元收入。

世界上最贫穷和最脆弱的群体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战的最严重冲击,应给予特别保护的还有妇女、难民以及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群。无法无视的严峻现实是:根据联合国数据,全球饥饿水平已达2005年以来的高位,约6.7亿人处于极端贫困状态;若使妇女在工作场所的权力和领导职位上有平等的代表仍需140年的时间;而全球被迫流离失所者2022年年底已升至1.084亿人,是10年前的2.5倍。

国际社会亟需要采取务实行动——哪怕只是带来点滴改变或局部变化。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中国继续与吉尔吉斯斯坦妇女大会合作举办“知识女性,知识国家”培训班项目,为当地妇女开设信息技术、缝纫技术、演讲培训、商业规划、网络营销等课程,帮助她们提高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向莫桑比克德尔加杜角省流离失所的5300户家庭发放了防护物资、家庭应急包、生计工具包和屋顶搭建包,帮助难民安置和恢复生产生活。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菲尼图古村的村民成为菌草和旱稻技术合作项目的受益者。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曾深陷部落纷争,深受贫困之苦,如今,在中国专家手把手的教授下,学习平整地块、种植水稻,尝到了丰收的滋味。菲尼图古村长托尼感叹道:“种植旱稻让大家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希望,促使大家放下了纷争,给村子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总数创造了80亿的新纪录。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也是国际社会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新时刻。人口增长越来越集中在贫穷国家。比如,在世界人口从70亿增长至80亿的过程中,约70%新增人口出现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根据预测,未来在80亿至90亿的增长区间,这两个组别的国家将占到新增人口九成以上。能否帮助数量庞大的脆弱群体和边缘化人群摆脱战乱、饥饿、疾病、贫困,让他们过上稳定温饱的生活,考验着人类的良心。聚焦全世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全球发展倡议所展开的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2.2营建温馨家园,让世界更宜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200多年前中国唐代诗人杜甫所描摹的宏愿,也是当今中国所提全球发展倡议正在践行的国际合作。

倡议旨在为个体和家庭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庇佑,其所聚焦的减贫、工业化等重点合作领域,一些合作项目致力于为全球80亿人口营造更温馨、宜居的家园。

8幢住宅楼、共计1008套住宅,正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市苏赫巴托区加紧建设。这一棚户区改造项目由中国政府资助,中国北部的包头市对接承建。2024年建成后,受益群体将覆盖乌兰巴托市700余户拆迁家庭和200余户在棚区周转的家庭,总计约5000人。相关项目有助于改善棚户区居民居住环境,助力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营建温馨家园,不仅体现在居住改善上。全球发展倡议所追求的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普遍改善。通过全球各方和衷共济,尽可能改善发展中国家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包括提供清洁的水源和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可持续的社区保障等。这些细节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清晰对应,亦是践行倡议的具体行动。

从修建水井到开辟水源,从建设供水系统,到设立全新污水处理厂,从东南亚地区,到非洲多国,中国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等,协调各国合作方等,走进当地社区,开辟清洁水源并提供相关技术,造福一方。

埃及锡瓦地区居民及灌溉用水全依靠地下水,之前该地区所钻的水井,基本以500米以内的浅井为主,长期取水后水质变硬,口感苦涩。在当地政府和居民支持下,中方专家团队参与调研,启动钻探超过800米深的新水井。这些深水井大大缓解了锡瓦地区用水难及灌溉不足的问题。

从水井项目,到道路照明工程,再到部分地区的风电项目等。中国以其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通过这类“小而美”的合作品牌项目,为当地带来更优质、可持续、清洁的能源,同时创造了新增就业。

单是哈萨克斯坦Abay风电项目就可提供年预期发电量5.1亿千瓦时,能满足140万户家庭日常用电需求。项目建设还为当地提供了超过500个临时就业岗位和50个长期岗位,培养超过20名新能源工程建设及运维紧缺技术人员。

这是对当地人权的充分尊重,也有助于让共同发展的红利在全球范围覆盖更加均衡、更加普惠,有助于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加速实现。

2.3应对共同危机,让世界更安全

当今世界,来自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和挑战日益增多,重大传染性疾病、粮食和能源危机、突发自然灾害等,都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

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各方共同努力,携手应对危机与挑战。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疫苗供应紧张,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境内数十万巴勒斯坦难民迫切需要疫苗应对,中国政府分批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交付20万剂新冠疫苗,用于援助在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

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广大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伊斯兰合作组织的很多非洲成员国普遍面临医疗设施、人员和物资匮乏等问题。对此,中国支持该组织在其“非洲计划”下开展项目提高其最不发达非洲成员国公共卫生能力水平,包括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和意识培养;加强重点领域医疗水平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医疗条件欠缺国家提供集中救助服务,提升疾病控制和预防能力等。

新冠疫情不会是人类面临的最后一次公共卫生危机,全球性危机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坦桑尼亚是非洲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帮助该国控制和消除这一传染性疾病,中国、瑞士、坦桑尼亚正在探讨开展三方合作项目,发挥各自优势和经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推进坦桑尼亚疟疾控制和消除进程。

粮食安全是世界面对的又一重大挑战。根据《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目前全球约有7.35亿饥饿人口,较2019年新增1.22多亿,如果放任态势发展,到2030年,世界各国无法如期实现消除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东非国家布隆迪,当地农业人口占比超9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决定作用。中国水稻专家在这里普及杂交水稻技术,帮助当地人实现“人人有所食、人人有储蓄”的目标。“在中国农业专家组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种植杂交水稻获得了丰收,现在生活有很大改善,盖了新房子,还抚养7个孩子。”来自布隆迪吉汉加县宁加4村的43岁农民夏尔说。

2023年7月,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中国高级农业专家组联合发起的“布隆迪杂交水稻技术减贫示范项目”在班扎省吉汉加县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支持当地农户采购杂交水稻种植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原料,并通过资金的回收滚动机制,不断扩大受益农户数量;该项目还将与当地合作社合作,提升其管理能力,共同助力当地村民摆脱贫困。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安全冲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等,严重阻碍全球发展进程,更加凸显践行全球发展倡议、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性、迫切性。

2.4助力可持续发展,让世界更绿色

近年来,南半球的多个太平洋岛国正遭遇海上漂浮巨量塑料垃圾的威胁。岛国无法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它们堆成的小山甚至成为岛屿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南太平洋区域环境署反复表达了担忧。

“以竹代塑”——一项面向全球的环保倡议及行动计划,由中国和国际竹藤组织于2022年共同发起。倡议呼吁,深化全球合作,更好地发挥竹子在减少塑料污染、代替塑料产品方面的作用,为高能耗、难降解的塑料制品提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在多国专家看来,竹藤制品具有巨大的潜力,有望替代大量塑料制品,从而更好地发展绿色经济,营造一个更健康的世界。巴西经济学家罗尼·林斯认为,践行“以竹代塑”倡议,将有助于推动塑料产业投资创新,减少塑料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减塑和节水是世界共同面临的两大难题。在课堂上热烈讨论水知识,动手制作污水过滤器,走进街巷、收集本地用水情况和挑战……经过生动直观的学习,肯尼亚内罗毕布鲁克希尔学院的师生们对生活中的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生活的社区和自然有了更科学的了解。

2022年,中国水科院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编译出版的《水知识读本》英文版成功发布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水科普教育走进非洲校园的系列活动。肯尼亚内罗毕布鲁克希尔学院、瑞莱区和平皇后教育中心、伊弗汀小学肯尼亚学校的师生们都参与其中。

对于生活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民众而言,改善生活水平的同时,又要尽可能让生活方式更为“绿色”,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加需要来自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西非国家马里电力资源紧缺,农村通电率不足20%。2023年,中国援助马里太阳能示范村项目在马里科纽布拉村和卡朗村通过竣工验收。项目共安装1195套离网太阳能户用系统、200套太阳能路灯系统、17套太阳能水泵系统以及2套集中太阳能供电系统,当地直接受益民众达上万人。

如今,晚间漆黑的村落不仅有了路灯,村民还用上了免费的太阳能自动抽水水塔。“如果没有中国慷慨援助,我们无法想象什么时候才能为家里配备这么先进的新能源设备。”村民迪奥普说。

类似的项目,向“全球南方”国家倾斜,还深入到太平洋岛国斐济等地。一年多来,斐济逾3万村民开始使用太阳能照明系统。不仅夜间出行安全得到保障,还能为孩子的夜间学习提供充足的照明及网络互联互通保障。同时,该项目利用太阳能,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助于碳减排,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是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在民生领域分享清洁能源、分享绿色发展经验的一系列务实举措。小而美、惠民生的合作项目,不仅契合斐济、马里等国完善农村配套设施建设的现实需要,也顺应了当地百姓长期渴求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

灼热、干旱、野火、暴雨、洪水……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极端天气正在全球多地更加频繁出现,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经济、农业、能源和水供应等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持续威胁。

近年来,世界各地极端天气伴随着前所未有的高温,让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累积效应有了更直接可感的认知。“全球变暖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时代’到来。”古特雷斯秘书长以“沸腾时代”就全球气候危机再次发出警告。

全球极端气候导致的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加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提升相关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如何推动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国际共识?

全球发展倡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行动导向的理念,推动加强国际合作、搭建交流对话平台、促进生产生活方式改变,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2.5创造强劲增长,让世界更繁荣

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加快变革重组。发展中国家各自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不同,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更好地嵌入全球和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动能;同时,随着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加入,全球和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将获得更强韧性,增强世界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后,中国作为表率积极助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2021年12月,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宣布未来3年将推动企业对非洲投资总额不少于100亿美元,设立“中非民间投资促进平台”,帮助非洲实施10个工业化和就业促进项目。在《中国—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2—2024)》中,中拉同意将加强工业政策交流,深化在原材料、装备制造、绿色低碳产业、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中拉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如何为全球增长注入更多新动能?响应倡议的各方认为,离不开多边协同配合,采取切实行动,才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促进直接投资、弥合“数字鸿沟”等。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埃塞俄比亚纺织服装行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共同合作,帮助埃塞俄比亚纺织服装行业通过能力建设提高应对市场准入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相关标准,并提高当地纺织服装企业的ESG意识,促进商业伙伴关系。相关经验已在非洲和亚洲其他地方进行推广复制。该项目被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评选为2022年“可持续发展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良好实践”案例。

当前巨大的“数字鸿沟”仍在不断拉大南北差距,全球发展倡议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数字能力建设。

中国联合部分区域性国际组织,努力拆除数字“高墙”,将“数字+”的概念推广到诸多“全球南方”国家和地区,覆盖精准农业、智慧渔业、电子商务和在线技能培训等,将数字化红利直接赋能“全球南方”经济发展。单以咖啡豆为例,近年来中国通过向非洲和中南美洲市场进口咖啡豆,再依托国内强大的电商网络进行分销,为卢旺达、东帝汶、哥斯达黎加等地的咖农带来国际大订单,也直接改善了咖农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又如各经济体瞩目的“跨境电商”能力培训为例,中国政府、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等合作推出的在线培训项目——发展中国家青年跨境电商扶贫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系列合作项目,吸引了93个国家1090名学员积极参与,培训期间每天有上千人同时在线学习。这类培训不仅介绍全球相关行业最新动态,还分享中国经验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验,将电子商务助力减贫的好办法带给更多迫切需要提升数字能力的各国青年。

又比如华为埃及公司与埃及通讯和信息技术部及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部合作,开展持续性能力建设工程——ITB人才培养项目(ICT Talent Bank Program),聚焦人工智能、云、物联网、大数据和5G等前沿科技领域,为埃及培训专业人才,助力当地数字化转型。通过设立学院、开设技术课程,华为已为当地培训超过3.5万名大学生,超8000名学生获得认证,培训还促进了青年就业,形成良性循环。埃及通信部、高教部、劳工部等高度评价与华为开展ITB项目合作情况,赞赏该项目为“数字埃及”建设作出的贡献。

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多方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全球合作;加强数字能力建设,弥合“数字鸿沟”;顺应数字化潮流,促进大数据应用。这都将促进2030年议程的相关愿景加快实现,同时也将赋能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从“跟跑”到“并跑”的信息技术红利,促进世界共同繁荣。

第三章 全球发展倡议的世界贡献

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中国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发展奇迹,迈入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新时代。在这一新时代,中国既矢志于在国内推进共同富裕,又致力于在世界范围促进共同发展;既坚定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以大国责任担当为全球发展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落实和推进是新时代的生动篇章。

全球发展倡议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遇阻之时中国提供的兼具思想力和行动力的国际公共产品。两年来,它为无数个体和家庭创造了切实的福祉,为一系列国家带来了实现稳定与增长的希望,也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一种更具包容力、更加多元化、更可持续的国际发展合作新模式,为人类携手走出发展困局、奔赴共同发展的美好前程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新启迪。

3.1再塑造:开创国际发展合作新模式

我们认为,全球发展倡议所引领推动的新型国际发展合作,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天下一家:以更具包容力的合作理念,构筑共享型发展空间

全球发展倡议面向全球,不分南北,不讲集团政治,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它在坚持南北合作主渠道的原则下,不断开拓南南合作新场域新方式,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携手各方打造开放联动的全球发展环境,让各国和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发展成果。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坚定支持各国走自己的路。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欢迎世界各国和所有致力于全球发展的积极力量贡献智慧和力量。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发展倡议,7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中方还同20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今年7月举行的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上,中方宣布同瑞士在坦桑尼亚开展疟疾防控,同德国在尼日利亚开展农业合作,成为全球发展倡议开放性、包容力的新例证。

众行致远:以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渠道,聚合高质量发展资源

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充分发挥各国政府、民营部门、社会组织、国际机构的作用,积极调动各国工商界、学术界、民间社会力量,建立广泛的合作网络,聚合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发展要素和发展资源,将其用到最急需领域以实现最大化效益。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下,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实施了近50个三方合作项目,助力相关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安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方还与盖茨基金会签署谅解备忘录,在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发展融资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速落实2030年议程。

授人以渔:以更可持续的合作方式,培育内生式发展动能

全球发展倡议注重硬援助与软援助相结合,发展援助与互利合作相结合,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在授人以渔的过程中,超越狭隘经济理性认知,倡导坚守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以义为先,推动各方通过多种方式毫无保留地将发展经验和行业技术分享给发展中国家,帮助他们培育“造血”机能,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中国积极推进全球发展知识网络建设,搭建综合性合作网络平台,推动国际发展经验交流分享。“中国—东盟知识网络秘书处”已经成立,未来中国还将探索设立“中国—中亚发展知识网络”“中国—非洲发展知识网络”等区域支柱网络和减贫、清洁能源发展等专题性网络建设。

3.2再出发:开启迈向可持续发展目标新里程

2015年9月25日,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峰会上共同启动了2030年议程。落实议程的时间框架过半,只有约12%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望按期实现。根据联合国今年7月发布的《2023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特别版》,在可评估的约140个具体目标中,有半数出现中度或严重偏离预期,其中超过30%的具体目标与2015年的基准相比毫无进展,甚至出现倒退。

尽管现实令人忧虑甚至沮丧,2030年议程仍是当前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最广泛共识,是人类愿景的最清晰蓝图。正如“特别版报告”所指出的,“当历史学家撰写21世纪时,他们将以我们是否成功地将这一蓝图变为现实作为标准来评判我们这个时代。”当下,最紧迫的是采取行动创造更有希望的新现实。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发展倡议指明了行动方向:

拥抱科技变革,提振经济复苏活力

全球通电人口比例2015年为87%,2021年增至91%;全球网民人数自2015年以来增长65%,2022年达到53亿;虽然全球制造业增长放缓,但中高端和高端技术产业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全球发展事业在数字经济和中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表明,国际社会仍可能通过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为所有人创造更美好未来取得实质突破。

绿色转型和数字转型可以成为摆脱发展困境的新出路。比如,在提供高质量互联网服务的地区,44%的企业是出口商,而在互联网服务较弱的地区,只有19%的企业是出口商。这也是全球发展倡议为何将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同各方在加强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积极合作。

完善全球治理,建设公正合理秩序

更鼓舞人心的是“全球南方”国家在世界瞩目中的崛起,全球发展倡议所发出的“将发展议题重置国际核心议程”的强烈呼声,在推进落实议程进程中所展现的高涨合作热情和团结协同行动,为国际发展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前,国家之间的贫富分化正在加剧,一个根本性原因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没有公平对待“全球南方”的发展诉求。比如,新冠疫情期间,被视为发达国家代表的七国集团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总计2800亿美元资金,而一些最不发达国家获得的资助只有约80亿美元;七国集团总人口约7.7亿,而上述最不发达国家人口合计约11亿。因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烈呼吁,改变“根植于现有国际金融架构中的偏见和不公”,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进行彻底改革。

通过一系列务实行动和大胆改革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发展治理体系和制度环境成为当务之急。这意味着,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建立安全稳定、开放包容的产供链;要推动多边发展机构改革,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要构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敦促发达国家按时足额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官方发展援助承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中国将同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道,在新一轮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推动扩大“全球南方”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性,维护好共同利益,携手捍卫发展权利。

采取集体行动,构建人类发展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如果说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那么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不团结是最大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警告说,“一个分裂的世界可能会更穷”。他们特别提到“友岸外包”的兴起对欠发达市场可能造成的“最大伤害”,因为“他们更为依赖在地缘政治上较远的国家提供的投资”。

国际社会的强烈共识是,应避免将发展议程政治化、以地缘冲突和集团对抗带偏世界前进方向,这将对全球发展事业造成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发展是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发展问题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的问题。包括联合国、南方国家、北方国家、穷人、富翁、区域和次区域组织在内的各方,都应团结起来,承担共同责任、采取共同行动。

在这方面,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应展现担当,在国家和国际层面采取7年加速、持续和变革性行动。联合国各会员国应以此次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为契机,凝聚发展共识,汇集发展资源,将全球发展倡议与2030年议程更有机结合起来,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更紧密对接起来,与联合国发展机构和多边开发机构的工作联系起来,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发展新时代。

展望未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一道努力消除冲突,共建和平;重振活力,共促发展;开放包容,共谋进步;团结一致,共商合作。

作为“全球南方”大家庭成员和负责任的地球村成员,中国主张要坚持把发展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进一步凝聚促发展的国际共识,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发展权利。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推动发达国家切实履行援助承诺,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共享发展是建设美好世界的重要路径。全球发展倡议不是中方的独奏曲,而是各方的交响乐。全球发展事业,应当由各国人民一起努力,一同分享,不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落下。

将蓝图变为现实,就从现在开始。

推荐阅读
美国担心人工智能领域(美国人工智能出问题)
创业人工智能领域,创业人工智能领域包括
mit 人工智能领域(mit首次提出人工智能)
小米人工智能领域加盟,小米人工智能家居加盟
人工智能领域工程 人工智能领域工程有哪些
医疗人工智能领域 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包括
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融资(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融资现状)
人工智能领域规范,人工智能领域规范文件
5g与人工智能的联系(5g与人工智能的联系和区别)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