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元宇宙大会 日本的航天科技如何?

日期: 浏览:5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5月25日元宇宙大会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日本的航天科技如何?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日本的科技怎么样?
  2. 日本的航天科技如何?
  3. 2018年去日本做IT工资一般有多少?
  4. 日本的宇航技术怎么样?

日本的科技怎么样?

不容小觑,正视对手是一个成熟民族的心态,只说一个点管中窥豹吧吧:2016全球工业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如下(转载数据)

日本的航天科技如何?

作为曾经命运交织的两个国家,大部分人都喜欢拿中国和日本比较。

全球航天玩家本身就少,如果非要强硬的分类的话:

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欧盟属于第一梯队,印度,巴西等其他国家属于第二梯队。

各国在轨卫星运行数量(2020年4月1日数据)

作为第一名的是美国,拥有2012颗卫星,这里必须要解释一下,这其中包括了Spacex的发射的星链的540颗低轨道小卫星。如果不计算低轨道的小卫星美国只有1500颗卫星,跟俄罗斯差不多。

其次,不能单纯的从数据的多少上面,简单的评估谁的实力强或者弱,这不客观。这里只是在表述一个观点——全球航天领域的玩家很少。

既然要说到日本的航天科技到底如何?

我们就要宏观的来说一下,日本的各项实力,然后综合评估一下日本的各项实力。

日本目前拥有的导航系统,各类遥感卫星

各国卫星导航卫星数量

目前在建设的四大导航系统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中国的北斗导航。

在这四个导航系统之外,区域导航系统只有日本,印度建设了区域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的建设,并不单单是发几十颗卫星就完成了,整个导航系统的建设,包括卫星,通讯系统,地面基站。中国因为一些大家明确知道的原因,得不到包括澳大利亚,北美等国家的地面基站的支持,专门开发出了星间链路作为传输方式。

日本的区域性导航系统,2018年建成并投入运行。总计有7颗卫星。

日本之所以选择区域导航系统,原因在于:

(1)日本拥有美国的GPS卫星系统,作为美国驻军的日本,本身不可能,也做不到脱离美国。因此放着已经做好的GPS不用,转而自己建设一个全球导航系统,在经济上面不合适。

(2)全球导航系统需要庞大的市场做基础。日本如果做全球导航系统,海外市场同GPS的冲突会非常大。并且主要市场集中地,只有东南亚。

日本的火箭技术:现役H-2B,及在研制的H3系列

日本H-2型火箭,一直以来被不少人追捧。

日本的火箭技术要追溯到1969年,日本的H系列火箭是从N系列火箭发展而来的。1969年,日美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由美国麦道公司向日本转让DELTA(德尔塔)火箭的组件和包括设计,生产及发射操作在内的全套技术。在这个技术日本研制出了自己的N-1系列火箭。

主要研发部门是:日本宇宙开发实业团负责,主承包商三菱重工公司。

N-1火箭成功后,带来的问题是N-1火箭推力太小,低轨道运载能力只有1200KG,静地轨道(同步卫星轨道)130kg的运载能力。

日本的N、H系列运载火箭

因此日本又在N-1的技术上研发了N-2,N-2火箭第二级采用了美国航空喷气公司的AJ10-118F发动机。这个发动机确实提升了运载能力,低轨道运载能力:2000KG,静低轨道运载能力350kg。比N-1提升了一本。但是这个火箭并没有解决日本的火箭的核心矛盾。自己的技术运载能力不行。

日本已退役的火箭

因此,日本为了做到大负载商业卫星的发射,开始研发自己的大运载火箭。1979年开始论证H-1型运载火箭,1980年方案被批准,1981年正式研制。研制的企业包括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日产汽车,川崎重工,和日本电器公司。

H-1型火箭的2级火箭,这一次是使用的日本自己研制的LE-5液氢/液氧发动机,这个发动机确实是日本火箭领域,直接走到前列的标志之一。(或者说起步最合适)

这个发动机给H-2系列火箭的氢氧发动机LE-7打下了基础。H-1累计只发射了9次,9次都成功了,然后就直接退役,开始研制更大推力的H-2系列。

日本H系列火箭

从左到右分别为H-2A-202、H-2A-202、H-2A-2022、H-2A-2022、H-2A-2024、H-2A-2024、H-2A-2024、H-2A-204、H-2A-212、H-2B、H-2B、H-2B.

日本火箭参数

日本H-2型火箭的特点是:前两级火箭都采用了氢氧发动机,同时捆绑了固体推进剂。这给H-2火箭大推力带来的保证。H-2火箭全长50m,芯级直径4米,起飞质量264吨。起飞推力1963千牛。运载能力为250公里/30度倾斜角圆轨道10吨,静地转移轨道4吨,静地轨道2吨,8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4.3吨,月球轨道2.8吨(嫦娥五号8.2吨),金星轨道2吨,火星轨道1.7-2.2吨,水星轨道0.7吨,木星轨道0.4吨。

实话实说,H-2火箭确实是大推力火箭领域,除了美国,苏联之外,第三类火箭。

这点不得不承认。

直至今天,日本H-2系列火箭,仍然是主要的运载火箭,日本探测小行星“龙宫”,用的隼鸟号探测器,就是用H-2A火箭发射的。

日本太空探测的方式和发展

日本本身处于美日同盟领域中,因此日本享有美国国籍空间站,以及俄罗斯牵头的空间站联合建设的权利。

国际空间站

日本建设的部分及仪器

因此,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新闻,日本的宇航员进入国际空间站。

日本航天科技总体来说,属于国际一线水平,并且实力强劲。

2018年去日本做IT工资一般有多少?

沈阳对日刚开始工资在5000左右。如果毕业就入职500强企业拿这些工资,福利什么的又正规,真心是不多的。中软和沈阳松下现在就有这样的合作,而且面向应届生啊,这个好机会真是错过不再有。抓紧吧。

日本的宇航技术怎么样?

打个很通俗的比方,日本的航天,就如同天使脸庞魔鬼身材的修女,本身并无缺陷,唯一的问题就是男人无法靠近。

日本航天的特色就是集中精力攻坚最关键最困难的技术,而且确实也搞定了,但是配套的辅助技术,以及市场开发,就完全不管了。日本的航天产业,严格来说只是为了科研而存在的,属于以项目带科研的类型。这和日本的军工一样,最大也是唯一的目标是保持本国的科研和制造能力。

日本航天技术的最佳体现是隼鸟号,总计航程60亿公里,在小行星上着陆并带回样品,创造了人类航天史上的第一。隼鸟和月兔一样也是因为缺乏经验一身伤病上路的,但是日本制造的NB就体现在这里,原本是4年的飞行计划,在近乎停电的情况下靠着残废的发动机跌跌撞撞飞了7年愣是回地球了。

坊间称之为“阿波罗13号之后人类航天史上最大的奇迹”,实际上两者真的是挺相似的,连最后偷电启动推进器这点都一样。这个项目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上帝保佑,后期科研团队集体跑去神社许愿。

但是后面的事情就不那么美妙了,隼鸟系列的团队于2013年解散,深空探测项目终止。估计原本就没打算做后续发展,隼鸟发射是搭的MV火箭的顺风车,而MV火箭的存在,是因为要研制大型固体火箭,至于固体燃料火箭则是洲际导弹技术的核心(航天上用于重型火箭的助推器,MV的继承者是Epsilon系列火箭),这样就绕回国防了。

H2用的LE7是日本第一次自主研发一级主发动机,居然一步登天开发分级循环的氢氧机,真空推力1070KN,比重446。

H2系列火箭的底子很好,缺乏助推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H2商业化不利主要是卡在SRB助推上,H2A绑了SRBA3后好多了),进军世界航天市场应该不成问题,但看发射清单,发射任务被日本国内用户刷屏,仅有的海外用户是美国和越南。

归根结底,日本领导层从来就没指望航天能赚钱,能养活自己最好,不能的话就当技术储备了。国家给航天的钱从来没断过,但是在可见的将来也没有大笔烧钱的打算。H2B用于载人航天一点问题都没有,日本要搞定宇宙飞船也是很简单的事情(至少美国不会对它封锁这类技术),但是烧几千亿日元振奋民心这样的事,日本政府就懒得干。

话说回来,日本航天这个思路和我国很多高精尖项目的思路有似曾相识之处,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要投入市场,纯粹是为了破除外国的技术封锁才研发的,人家封锁一解除,关键部件统统换成进口的,皆大欢喜。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领域提升 人工智能三个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医疗领域哪个学校 人工智能什么学校比较好
人工智能医学领域实验?医学实验设计
人工智能专业领域认知论文?人工智能导论论文3000字
人工智能最先进领域,当前人工智能重点聚焦()大领域
人工智能最有前途的领域(人工智能在哪个领域应用最多)
人工智能医学领域ppt(人工智能ppt课件免费)
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知识图(人工智能的发展)
5月25日元宇宙大会 日本的航天科技如何?文档下载: PDF DOC TXT